根据2025年度无锡市职称评审工作安排,无锡市江阴工程技术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拟于11月举行职称评审活动。为了做好本年度职称评审工作,现将本年度江阴市工程系列(交通工程、水利工程、数字经济工程、生物医药工程、纺织工程、质量工程、轻工工程、电力工程等除外)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
江阴市从事工程系列中建设工程、石油化工、机械工程、冶金工程、生态环境的专业技术工作,拟申报评审工程师、助理工程师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一)在我市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合同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我市就业的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员;在我市缴纳社保或人事档案在澄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在我市就业的港澳台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持有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或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的外籍人员。
(三)公务员(含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不得申报职称评审或考核认定。受到党纪、政务、行政处分的人员,在影响期内不得申报职称评审或考核认定。
二、申报流程及时间
(一)申报流程
申报人应实名登录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上办事服务大厅,使用江苏智慧人社APP、电子社保卡、支付宝等扫码登录,也可用注册的账号密码登录个人账号,在“个人办事”—“人才人事”中选择“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服务”栏目,在“职称评审申报”中点击“申报”,按提示完成相应模块的信息填报和材料上传。申报材料请严格按照本通知附件《职称申报填报须知》的要求进行规范并上传提交,无需线下递交纸质材料。申报人请关注系统的审核进度,根据修改意见,在5天内完善或补齐材料并及时提交。网上审核终审通过且评前公示完毕,等待评委会专家集中评审。
职称电子证书集中制发后,评审通过人员登录系统下载《专业技术人员评审申报表》和电子证书,彩色打印评审申报表,并在“单位核实情况栏”处加盖申报时填写的当前工作单位的公章,“本人签字”处签名后放入个人档案保存。
(二)申报时间
网上首次申报时间:2025年5月25日—7月25日,逾期系统自动关闭不予受理。
三、申报政策说明
(一)专业技术人才应当按照职称层级逐级申报职称评审。海外归国人员、党政机关交流或部队转业安置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首次申报职称时可根据专业水平和工作业绩并参照同类人员评审标准,直接申报相应职称。
民营企业优秀青年人才符合专业年限要求的,可直接申报评审中级职称(“以考代评”的职称除外)。
(二)具有职业资格的申报人或高技能人才,可参考《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江苏省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和职称对应目录〉的通知》(苏人社发〔2019〕183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江苏省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苏人社发〔2021〕132号)内容,结合自身情况选择相应层级进行申报。
(三)按照《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相关政策规定,继续教育情况列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的重要条件。请登录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的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专栏继续教育模块,进行实名注册、登录、在线选课、学习及考试,合格后请下载电子版合格证,职称申报时上传到省平台。
(四)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的资历(任职年限)截止时间为2024年12月31日,申报职称的业绩成果、论文、学历(学位)等截止时间为2025年3月31日。
(五)专业技术人才因岗位发生变动需要跨系列转评职称的,转岗考核合格后可申报同级转评;转评满1年后申报高一级职称的,原专业工作年限可连续计算。
(六)按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取得的外省、市人社部门或经授权的单位颁发的职称证书,在我市同级转评或申报高一级职称的,需提供配套的评审申报表或评审通过文件(申报表或文件二选一)即予认可。
(七)申报人同一年度原则上只能向一个评审委员会申报职称评审,同一单位申报相同职称系列(专业)相同层级的人员应统一报送同一评审委员会,不得多头报送。
(八)援藏援疆援青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职称评审按有关规定执行。援派期1年(含)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受援地取得的职称,相关信息由单位主管部门报无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技处备案。
四、其他要求
(一)申报人所在单位应当严肃审核推荐程序,组织专人审核申报人员的申报资格,以及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时效性,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核实人必须为本单位缴纳社保人员。对于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履行申报材料审核、推荐职责,放纵、包庇或者协助申报人弄虚作假;未按规定进行申报材料公示、对公示有异议或者投诉举报问题未及时调查核实;未按照职称评审管理权限及时上报申报材料,以及其他违规行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批评教育,视情况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和个人自愿原则,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的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职称评审,可以由所在单位或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履行审核、公示、推荐等程序。自由职业者申报职称评审,可以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或常住地居委会(村委会)等履行审核、公示、推荐等程序。
人员集中申报单位和有条件的单位,在省申报平台上申请单位职称申报审核账户,具体操作见《职称申报填报须知》。
为更好地贯彻“不唯论文”的评价方式,体现申报人员的实际专业技术水平,本评委会要求至少提交1篇技术总结报告,具体要求见附件。
(三)全面实行职称申报诚信承诺制,申报人员提交申报材料时同时签订个人承诺书,对申报材料真实性等进行承诺,承诺不实的,中止申报并3年内不得申报职称。严肃查处学术不端行为,对申报人员提供的技术总结报告、论文、实例材料等文字资料将在中国知网上进行学术文献检测,检测结果将作为专家鉴定学术成果的重要依据。加大对已发表论文的核查力度,防止套刊、假刊、增刊、停刊等情况发生。实行学术造假和职业道德失范“一票否决”,对通过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记入诚信档案库,记录期3年。
往年评审未通过、2025年继续申报的人员,未新增或提升业绩材料和学术成果的,不予受理。
五、收费标准
申报评审收费按照省物价局规定执行。请申报人员关注网上审核情况,网上审核终审通过后,根据短信发送的缴款书号通过官方小程序,5天内完成缴费,逾期不缴费视作自愿放弃申报(因申报人个人原因无法通联的亦视作放弃申报)。
本文链接:http://www.sezc.cn/zcps/zjzc/4050.html
版权声明:部分素材来自网络整理,如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